如果駕駛人開車撞傷了路人,并且妄想逃避法律責任而選擇逃逸的,那么公安機關則會以最快的速度將犯罪嫌疑人捉拿歸案。因此接下來將由找法網小編為您介紹關于撞死人逃逸多久能查到及其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
一、撞死人逃逸多久能查到
警方可以通過路口監控器以及走訪調查當時的路人,用不了多久就會找到肇事者,一般七天內就能夠抓到犯罪嫌疑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的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嚴重超載的;
?。?)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其他惡劣情節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三、關于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
一是“罪后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二是“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警方可以通過路口監控器以及走訪調查當時的路人,用不了多久就會找到肇事者,一般七天內就能夠抓到犯罪嫌疑人。以上便是找法網小編為您帶來關于撞死人逃逸多久能查到的相關知識,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問的可以咨詢找法網的律師。